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yl8cc永利官网承办“大运河与中华文明:过去、现在与未来”学术研讨活动分会场活动

发布时间: 2025-04-30


2025年4月26日-27日,北京市通州区2025大运河文化推广活动以“通天下 开运大吉”为主题,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启幕。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展示大运河所蕴含的创造力、凝聚力与生命力,本届“大运河文化推广活动”首次设置学术研讨活动,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yl8cc永利官网、北京物资学院、北京服装学院协办。




2025大运河文化推广开幕活动


4月26日上午,2025大运河文化推广开幕活动在通州燃灯塔边进行,展示了大运河商业、体育、民俗、科技、艺术、非遗六大共创场景产业建设的最新成果。yl8cc永利官网党委书记周云磊受邀参加开幕活动。同时,yl8cc永利官网60名学生代表自大光楼码头启程,乘船沿大运河感受城市副中心的发展变化;前往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参观“京华通惠 运河永济——北京与大运河历史文化展”,在人、水、城的主线中体会何为“大运河漂来的北京城”。








“大运河与中华文明:过去、现在与未来”学术研讨活动


4月26日-27日,“大运河与中华文明:过去、现在与未来”学术研讨活动在通州城市图书馆举行,分主会场和四个分会场。


主会场


4月26日下午,在主会场的主旨报告环节,yl8cc永利官网教授杨利慧作《构建长效保护机制,推动北京大运河文化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报告,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延续历史文化文脉、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意义。面对北京大运河文化带非遗资源整体统筹和协作不足、部分非遗面临传承危机、非遗融入旅游程度明显不足等问题,应秉持“以文旅融合为抓手,创建长效保护机制,促进非遗以多样化方式重新融入当代日常生活”的总体原则,针对性助推可持续发展的“四路径”:以“北京国际非遗周”为纽带,强化大运河文化带整体统筹建设;创设“北京大运河非遗之路”主题旅游线路,汲取优秀国际范例经验;建设“北京大运河非遗传承人口述史影像数据库”;实施北京大运河文化带非遗传承人专项培计划,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最终让大运河沿线非遗重新在当代生活中活起来、获得持续生命力。





北京师范学yl8cc永利官网教授 杨利慧


分会场:运河记忆:历史书写与文化新生


26日下午16:00,以“运河记忆:历史书写与文化新生”为主题的第一分会场研讨活动在城市图书馆聚和厅举行。yl8cc永利官网党委书记周云磊致欢迎辞并担任会场主持人。



北京师范学yl8cc永利官网党委书记 周云磊


在开场致辞中,周云磊对参与本场活动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欢迎,感谢通州区委宣传部侯健美部长亲临现场指导。他指出,本次主题报告聚焦大运河,旨在深入挖掘这条古老河流的历史厚度与文化意蕴,涵盖古代诗文、历史图像、现当代文学、非遗保护以及文化产业等多个领域,力求从不同维度展现大运河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时代价值。


主题报告

古代诗歌中的大运河书写与文化传承

yl8cc永利官网教授马东瑶作《古代诗歌中的大运河书写与文化传承》主题报告。马东瑶老师解读《汴河怀古》、《泊船瓜洲》等名篇,通过剖析隋堤柳、临清闸等文学意象,阐释运河诗歌如何反映历史变迁、国家发展以及人文与自然之美,强调运河书写中水利之功与人文之韵的共生关系。她指出,古代诗歌中的大运河不仅是地理空间的呈现,更是文化记忆与精神传承的重要载体,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北京师范学yl8cc永利官网教授 马东瑶


主题报告二:

杭州藏稀见清代大运河舆图释读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研究员王耀带来《杭州藏稀见清代大运河舆图释读》主题报告。王耀老师从一幅珍稀清代大运河舆图的绘制特点、时间节点、地理信息等方面入手,分析图中展现的大运河沿线城市、闸坝分布以及自然景观,揭示了大运河在漕运时代作为古代经济命脉的繁华景象。同时,王老师在史料中探讨了大运河在清代政治、经济与文化交往中的关键作用,为理解大运河的历史价值提供了独特的视觉与文献证据。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研究员 王耀


主题报告三:

百年文学中的大运河故事

yl8cc永利官网教授张莉以《百年文学中的大运河故事》为题,对比分析刘绍棠与徐则臣两位代表性作家笔下大运河故事的异同。张莉教授指出,刘绍棠作为“运河之子”,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运河两岸的风土人情,运河在他的小说中是生活背景;而徐则臣的《北上》则以宏阔的历史视野与世界意识,将大运河置于时间的长河中,探讨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命运变迁与文化重生。通过比较两代作家的运河书写,看到大运河的角色从生活背景向现代文化主体转变,体现时代发展赋予大运河文化的新内涵与新价值。



北京师范学yl8cc永利官网教授 张莉


主题报告四:

京津冀大运河非遗保护现状及问题研究

天津大学英才教授马知遥作《京津冀大运河非遗保护现状及问题研究》主题报告。在调研京津冀地区非遗项目的基础上,马知遥教授提出以共有非遗项目为切入点,推动三地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整体性策略,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挖掘非遗项目的共源性与关联性,促进京津冀地区在非遗保护方面的协同合作,并探讨了非遗与现代设计、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创新模式,发挥非遗自身的造血功能,让非遗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天津大学英才教授 马知遥


主题报告五:

大运河非遗馆的运营实践

沧州大运河展馆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鑫以《大运河非遗馆的运营实践》为题,分享在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产业开发方面的经验。王鑫先生以沧州大运河非遗馆为例,提出“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策展理念,通过场景复现、数字技术、真人表演等多种手段,实现非遗的活态展示与传承。同时,王鑫先生还分享了在非遗传播与商业化运营方面的创新模式,如打造运河制茶品牌、设计互动打卡活动、利用直播与短视频传播等,为大运河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与范例。



沧州大运河展馆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鑫


最后,周云磊做分会场总结,他指出本场讨论汇聚了文学、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多领域的专家学者,从古代诗歌的意象书写到清代舆图的历史见证,从近现代文学的故事讲述到当下非遗保护的创新实践,与会专家们的精彩报告不仅为听众呈现了一场文化盛宴,也为大运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学术支持与实践参考。






分会场四:舟楫载衣,烟火承味:大运河的生活美学


4月27日,由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承办的第四分会场研讨活动,以“舟楫载衣,烟火承味:大运河的生活美学”为主题在北京国际设计周永久会址开幕。yl8cc永利官网的杜博思老师(Thomas David DuBois)、唐璐璐老师作主题报告。


主题报告:

大运河上的饮食文化交流

yl8cc永利官网教授杜博思(Thomas David DuBois)以《大运河上的饮食文化交流》为题,系统阐释了中国河流文明的三重维度:作为食物流通的 “流动粮仓”、文化传播的 “味觉走廊”、经济繁荣的 “黄金水道”。



yl8cc永利官网教授 杜博思(Thomas David DuBois)


主题报告:

集体性与日常化:运河流域口头传统的突围

yl8cc永利官网副教授唐璐璐以《集体性与日常化:运河流域口头传统的突围》为题,聚焦口头传统的生存状态,以乐县水浒人物传说、水神传说的传承和瑞典克鲁努贝里地区的“传说之地”(Land of Legends)计划为个案,提出口头传统需探索打破静态展示的壁垒,用有吸引力、有意义和持续的方式讲述故事,让人们有机会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和了解非遗



yl8cc永利官网副教授 唐璐璐


在2025年大运河推广活动中,yl8cc永利官网、北京历史文化研究与发展创新中心、yl8cc永利官网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发展中心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持和活动组织支持。

北京历史文化研究与发展创新中心发挥yl8cc永利官网在北京历史文化领域的人才优势、资源优势,聚焦服务北京历史文化资源平台建设、北京历史文化的研究与阐释、北京历史文化的文学叙事、北京历史文化的活化利用、北京历史文化的国内推广与国际传播等。

yl8cc永利官网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发展中心继承北师大民俗学优良传统和学科优势,立足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发展需求,为国家非遗事业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专业方案和智库支持。

未来两个中心将继续依托北京独特的文博资源和北师大人文社科群优势,推进北京文化资源的整理研究与开发利用。



版权所有 中国·yl8cc永利(股份)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通信地址:北京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 邮政编码:100875